2022年展望5大数字科技趋势10大网

当前,数字科技正前所未有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更加智能泛在、虚实共生的时空正在全面展开,一个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数字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数字科技以其非凡的创造力成为未来各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年9月16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开幕。观众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果展上参观。图/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五大数字科技趋势

近期,阿里巴巴达摩院、腾讯研究院、百度研究院、高德纳咨询公司、德勤管理咨询等机构纷纷发布年科技趋势预测。通过梳理提炼,可以总结各大机构研判的五项共性趋势,包括AI(人工智能)、XR(扩展现实)互联网、星地协同、量子计算、隐私计算等。

AI

近年来,AI与医疗、农业、社会治安、交通、服务业、金融业等不同领域深度结合,其实践经验持续拓展AI的应用空间。

各大研究机构预测,年,AI将着重在科学、生物计算、深空探测、绿色低碳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AIforScience正在加速兴起,有望打破数百年来科学界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两大基础范式,催生新的科研范式。未来,AI将进一步与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学等不同领域深度结合,在基础科学的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2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AI助力基因编辑精准快速地找到靶点,助力蛋白质结构预测取得显著突破,未来基于AI的生物计算还将在更多基础研究和应用场景上取得突破,缩短药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促进精准医学和个性化诊疗。

3

AI正与航天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深空探测迈向智能化新阶段,未来在航天器故障检测和修复、构造数字孪生仿真实验室、深空大数据探测分析等方面,AI技术也有望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4

在“双碳”目标下,AI将助力大规模绿色能源消纳,实现多能互补的电力体系,同时针对大规模AI计算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需要继续发展对环境更加友好的“绿色AI”技术,未来“绿色AI”相关技术将持续蓬勃发展。

XR互联网

年“元宇宙”概念的突然火爆,带动了配套产业链的快速发展。XR融合了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为主的各项技术,将带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各大研究机构预测,年,XR互联网将重塑数字应用形态,变革娱乐、社交等场景交互方式,带动配套软硬件、内容生产、游戏娱乐等配套产业链发展。

1

XR眼镜有望成为重要交互界面。随着端云协同计算、网络通信、数字孪生等技术发展,将推动形成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XR互联网,催生从元器件、设备、操作系统到应用的新产业生态。

2

VR硬件将更加便捷化。当前光学、显示、定位和交互等硬件技术发展方向和思路比较明确,超短焦的光学设计、微型LED、更轻便的交互控制器将是未来方向,VR硬件面向消费市场将更加人性化及轻便化,未来VR发展需要优质内容和生态助力硬件在消费端的普及。

3

AR技术将愈发成熟。AR光学模组是AR产品的核心,目前仍在不断演进中,自由曲面BirdBath、光波导等技术路线各有优劣,短期内各技术路线仍将共存,未来AR设备需要进一步优化实时的环境识别、定位、虚拟与现实交互等算法。

4

VR、AR、互联网将更加融合发展。互联网厂商将更多通过VR、AR一体机的形式进入市场,并通过内容补贴硬件的方式加速生态构建,互联网平台将与虚拟现实行业不断融合,在内容分发、优质生态资源虚拟化,以及虚拟现实原生概念和场景方面进一步发展。

年9月18日,以“量子科技·产业革命”为主题的量子产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图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模型。供图/新华图库

星地协同

人类开展太空探索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航天科技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在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未来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

各大研究机构预测,年,航天科技将在星地计算、智能化、大众化等领域不断突破,星地协同智能化将开启“大航天”时代。

1

星地计算实现卫星及地面一体化的通信与计算,促进空天地海全面数字化。所谓星地计算,是指集成卫星系统、空中网络、地面通信和云计算,实现卫星和地面一体化的通信与计算。当前,基于地面网络和计算的数字化服务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区域,深空、海洋、沙漠等无人区尚是服务的空白地带,星地计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

星地智能化协同,将提升对海量的卫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能力。预计未来三年,低轨卫星数量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卫星及其地面系统将成为新型计算节点。随着低轨道卫星星座的加快部署,卫星星座每天将产生海量数据,需要将地面数据中心的能力与星上数据处理相结合,实现地面数据中心与卫星系统的融合。

3

人工智能技术将助力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于各行业。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将在舰船检测、水体识别、农业产量预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航天商业化将开启大众服务窗口。未来,航天的产品设计将更加注重现有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工业化量产。太空旅行、空间站商业化、太空电影拍摄将逐步向大众市场普及。亚轨道旅行、卫星影像私人定制、时空信息数字化等新物种将加速涌现。

量子计算

近年来,量子计算持续积蓄力量,量子比特数量实现较大规模增长,量子计算相关软硬件也皆有发展,国际上量子计算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首次突破10亿美元。随着量子计算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化工医药、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创新,若干具有显著量子优势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正陆续产生。

各大研究机构预测,年,量子计算的计算体系、相关软硬件、产业链等将进一步发展,未来两到三年内,量子计算有望突破量子比特。

1

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相结合的混合计算体系将成为更加有效的应用方案,目前已经吸引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未来,量子计算机有望在高性能计算中心与经典计算进行集成。

2

量子软硬一体化方案将成为主流趋势。量子芯片的设计、制备及测控技术将持续发展,量子软件和服务向跨平台发展,承载量子软硬件一体化方案的量子平台将逐渐显现其应用价值。尽管目前很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正在进行量子计算的“概念验证”,但是还没有成熟的落地应用,根据技术成熟度判断,未来,量子计算在组合优化、化学制药、机器学习等领域有望产生实际的应用。

3

量子计算产业链将随科研及应用发展逐步形成。从稀释制冷剂、低温布线生产商,到量子芯片、量子测控系统生产商,到云平台、开发平台提供商,量子算法和软件开发商,再到下游的金融、制药、物流、航空行业等,更全的产业链条正逐步构建。在生态层面,量子计算多学科相互协同、软硬件算法各方面研发相互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共研、共创、共同进步,将是促进量子计算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量子计算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地成为一种商业现实。

隐私计算

隐私计算是在对原始数据信息做好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分析计算使用相关数据,实现网络空间中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避免流通过程中的数据资产损失和隐私信息泄露。近年来,随着全球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法规的日趋健全,安全合规成为促进数据价值有效释放的前提,隐私计算正成为破解数据保护与流通两难的重要技术力量。

各大机构预测,年,隐私计算技术将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luoxingye.com/wljy/16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